首页

广东寒雪女王

时间:2025-05-26 08:56:40 作者:航拍广西桂林龙胜山洪灾害发生地 已致3人遇难 浏览量:86708

  熊丙奇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对于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有不少网友期待扩大普高招生规模,减少甚至取消中职,普及普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华田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实施十年制义务教育”建议,也再次引起舆论关注,不少网友认为这可以缓解普职分流焦虑,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只有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普融合发展,给学生多元的成才选择才是正道。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对推进职普融合发展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主题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高中,推进高中教育战略性转型》的提案,建议按高质量标准,建设融普通高中课程与中职技职课程于一体的综合高中,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这为实现基础教育的扩优提质,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2023年我国普通高中招生967.8万人,中职招生454.04万人,普高招生与中职招生比2.13比1,而不是“网传”的1比1。但即便如此,家长还是希望提高普高录取规模。

  即便让所有初中毕业生都上普高,学生的负担和焦虑会减轻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普高也存在明显的办学质量差距,各地都有重点高中、示范高中、一般普高、民办普高等,在这种情况下,中考是不可能被取消的,为进更好的普高,学生还是会展开升学竞争。而且,有一部分进普高的学生并不适合普高教育,但被裹挟到应试竞争之中。调查显示,每年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也有一部分人高考分数在200分左右(满分750分),有的省份的理工科本科录取分数线不到300分,如果所有初中毕业生都上普高,参加普通高考,会有一部分学生的高考分数为100分左右,这样的普通高中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当前,考虑到职业教育存在低人一等的现实问题,建设综合高中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这是借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的高中办学模式,在综合高中中开设普通高中学术课程与中职技职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在高中毕业后,结合选修课程情况与未来职业发展,申请普通院校或职业院校。当前,我国也在推进综合高中建设,教育部去年发布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就提出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率先开展特色办学试点,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

  要办好综合高中,需要重视对技职课程建设的投入,并建立与普通高考平等的职教高考制度,避免综合高中普高化。由于我国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1.8%,我国已经具备了办好综合高中的现实条件。努力推进综合高中建设,可以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

  就此而言,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尤为重要。我国要拿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硬招和实招来,切实解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不高这一现实问题,以职普融合,建设高质量综合高中,破除社会存在的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海口市多个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逾95亿元

罗毅飞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抓手,集中开工建设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项目,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4年1—2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847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2023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

“浙江·福井恐龙大展”开幕 促两地民间文化交流

对黄景禧而言,新一年,他对横琴的发展十分关注。“下个月,横琴将封岛,这是琴澳一体化的最新成果。”黄景禧希望在封岛的过程中,通过他在法律方面的专业能力,为顺利封岛贡献一份力量,帮助更多澳门企业和居民在横琴营商、生活。(完)

藏医白淑军:破解藏医药传承“密码”

北京3月5日电 (苏碧滢)“希望未来有更多作品在台湾播出。”全国政协委员、演员靳东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期待。

西藏拉萨:“五一”假期市民游客罗布林卡看藏戏

许明金表示,当前深港合作主要有“三大平台”,包括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其中前两者系国家战略。三个合作区分别位于深圳的西部、中部、东部,共同构成深港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与抓手。“香港现代服务业正与前海深港合作区加强合作。那么北部都会区应当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国家战略平台形成联动,吸引创科、先进制造企业落户,促进新经济发展,从而避免形成同质化竞争。”许明金说。

文明的坐标丨体量最大玉龙现身“玉龙故乡”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分享发展红利,中国的发展将为亚洲邻国和世界带来更多机遇。(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